近日,大盘镇法审员王亚雄与“法治副厂长”孔宇雁在跟进抽水蓄能电站民爆仓库项目时,以专业视角精准捕捉到审批流程的漏洞。他们第一时间将合法性审查防线前置,深度参与项目全周期论证,从风险评估到方案优化全程把关,为企业发展搭建起坚固的法治防护墙。
这场精准的法治护航行动,正是县司法局推进县乡合法性审查质效提升改革的鲜活注脚。作为浙江省改革试点,我县率先实现乡镇(街道)合法性审查全域覆盖,终结“经验主导”的传统治理模式,开启法治化、规范化的基层治理新征程。2024年4月,一支汇聚司法精英、执法骨干和基层法治人才的31人法审队伍正式组建,成为推动县域法治建设的“硬核力量”。
面对基层审查工作点多面广、情况复杂的挑战,县司法局以制度建设为突破口,依据省级法规精心绘制合法性审查“路线图”,将工作职责细化到具体环节,审查范围明确到具体事项,让每一项审查工作都有章可循。同时,推出极具吸引力的法考激励政策,构建起“引才、育才、用才”的全链条人才培育体系。政策实施当年,乡镇部门法考参与率提升28.6%,通过率提升22.2%,为基层法治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人才活水。
人才是法治建设的基石。我县创新打造“实战化、精准化、常态化”的法审人才培养体系。由业务专家、资深律师组成“法审讲师团”,针对基层审查工作的痛点难点,开发出“五步练兵法”实训课程;通过“授课+实战+点评”的闭环教学模式,让法审员在模拟审查中锤炼本领,在交流研讨中提升能力。
在织密法治人才网络的同时,我县创新构建“法审员+法治副厂长+公职律师”的协同服务体系,248名“法治副厂长”深入企业一线,化身法治服务“店小二”。2024年以来,这支队伍累计审查村社合同2189份,整改问题合同486份;开展企业法治体检411次,化解法律纠纷139起,帮助企业规避风险107项,实现企业涉法问题100%解决、群众100%满意。
从制度创新到人才培育,从服务延伸到效能提升,我县通过系统性、整体性、协同性的改革实践,构建起覆盖县乡的立体化法治服务网络。这不仅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,更为基层治理现代化探索出一条可复制、可推广的新路径,让法治成为推动我县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竞争力。